创伤性窒息(创伤性发绀,外伤性窒息)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肺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少年和儿童
- 典型症状:抽搐 昏迷 头昏 呼吸困难 点状出血
一、症状
创伤性窒息多见于胸廓弹性较好的青少年和儿童,多数不伴胸壁骨折。但当外力过强时,除可伴有胸骨和肋骨骨折以外,尚可伴有胸内或腹内脏器损伤,以及脊柱和四肢损伤。亦可发生呼吸困难或休克。
(1)本病表现为头、颈、胸及上肢范围的皮下组织、口腔粘膜及眼结膜均有出血性淤点或淤斑,严重时皮肤和眼结膜呈紫红色并浮肿,故有人称之“外伤性紫绀”或“挤压伤紫绀综合征”。故患者均有闭合性胸部及上腹部挤压伤史。伤员可有胸闷、呼吸困难及痰中带血,常伴有多根肋骨骨折、气胸或血胸。重伤者甚至可发生窒息,心搏骤停。
(2)眼球深部组织内有出血时可致眼球外凸,视网膜血管破裂时可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3)颅内轻微的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产生缺氧,可引起一过性意识障碍、头昏、头胀、烦燥不安,少数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等现象,瞳孔可扩大或缩小。若发生颅内血肿则引起偏瘫和昏迷。
常见的致伤原因有坑道塌方、房屋倒塌和车辆挤压等。当胸部和上腹部遭受强力挤压的瞬息间,伤者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两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引起胸内压骤然升高,压迫心脏及大静脉。由于上腔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这一突然高压使右心血液逆流而引起静脉过度充盈和血液淤滞,并发广泛的毛细血管破裂和点状出血,甚至小静脉破裂出血。
1.预防:
单纯创伤性窒息预后较好,皮肤青紫及淤血斑,球结膜下出血可在1~3周内吸收消退。严重的颅脑损伤可危及生命。对单纯创伤性窒息采取半卧位,促进静脉回流,适当吸氧。创伤较重病人,在复苏和抢救休克的同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迅速将病人转入ICU.对烦躁不安、痉挛性抽搐病人给予镇静止痉,对于呼吸困难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高压氧对缺血缺氧的组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促使水肿消退,淤血吸收。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2.急救:
要使患者脱离这个致伤的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最重要的,同时有出血的情况,要止血,包扎,进行一些局部的固定,要呼叫我们的急救系统
创伤性窒息表现特殊,诊断容易,见过一次,终生不忘。故临床上无需鉴别诊断。创伤性窒息的诊断要点为:
(1)乱中踩踏挤压跌撞的外伤史,如高速车祸,迅猛钝器伤及高空坠落等致伤因素。
(2)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胸部受到严重突然挤压,呼吸道突然阻闭,气管及肺部空气不能排出,造成胸内压急剧升高,压迫心脏及大静脉,血液在高压下顺缺乏静脉瓣的颈静脉和无名静脉逆流而上,造成头颈部血管的破裂渗出,引起以上胸、颈、颜面部出现瘀斑、青紫、红眼为特征的创伤性窒息的特殊表现。
(3)合并伤的临床表现:创伤性窒息常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其他胸外伤。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