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刺伤及海胆肉芽肿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外伤性出血 剧痛 肉芽肿 呼吸困难 面神经瘫痪
一、症状
刺伤后迅即引起局部剧痛、灼热感,常伴出血。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继而刺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肿胀。历时1~2周始消退。除局部症状外,有的可同时出现头晕、衰弱、呼吸困难、面瘫,偶尔因全身瘫痪致死。
除上述即刻反应外。可于刺伤2~12个月后于局部出现迟发性反应,表现为肉芽肿性结节性损害。结节单个或多发,决定于刺伤部位的多少。一般以手部多见。结节呈疣状,圆形,直径为2~8mm,质坚,初为淡红或带青色,继而可变黄褐色,有时顶端呈火山口状,表面可有一定角化。主观不痛,偶有压痛。除结节性损害外,有时可表现为弥漫性暗红色浸润块,多见于手指,可出现梭状畸形。可有局灶性骨破坏及邻近关节滑膜受累。这两种迟发性损害偶可自发吸收,但常常经久不愈。
二、诊断
有海胆棘刺伤害人体皮肤及相关临床表现。有条件的可做组织病理检查。
一、发病原因
海胆棘刺伤害人体皮肤。
二、发病机制
棘刺是由表皮下结缔组织的一种柱状突起的钙化所形成的,有些种类具毒腺,有些热带种类的毒液尚含有神经毒素。
许多种类的海胆均可借其棘刺引起机械性伤害,或刺进皮肤时注入的红色毒液引起剧痛及炎性损害。这种棘刺甚脆弱,易折断,当刺入皮肤后其尖部常残留皮内。历时数个月以后,于局部可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在一些敏感者,可诱发肉样瘤样肉芽肿。也可由于表皮碎片植入伤口深处引起皮样包涵体(inclusion dermoid)。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海胆刺伤,故预防本病主要是从病因入手,对沿海渔民应做好劳动保护。在进行捕捞工作中应主要佩戴安全防护手套,避免徒手捕捞可以降低被海胆刺伤的风险。其次一旦被海胆刺伤需要立即进行处理,以避免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严重并发症。
本病通常有明确的海胆接触刺伤使,且损伤后可出现特征性改变:局部剧痛、灼热感,常伴出血。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继而刺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肿胀。结合病理学检查:结节性损害主要表现为以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为主的异物肉芽肿反应,有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见少数巨噬细胞。故本病可明确一般很明确。若要鉴别,应与毒鱼中毒相鉴别,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毒鱼刺伤有明确的毒鱼接触史,且被刺后,伤口立即流血,并觉疼痛难忍,可持续数小时,然后伤口周围出现广泛性红肿,好似蜂窝织炎。病理学改变和海胆不一样。
海胆刺伤及海胆肉芽肿饮食宜清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应忌辛辣、鱼虾、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
少吃或不吃油炸香燥食物,如油条、油饼、五香食品等,少吃或不吃鱼腥发物,如海鲜、鲫鱼、牛羊肉,狗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