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梅克尔憩室(小儿美克尔憩室)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小儿哭闹不安 烦躁不安 便血
  梅克尔憩室(Meckel diverticulum)又称回肠远端憩室,是常见消化道畸形。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管退化不全所形成的回肠远端憩室。临床上多无症状往往因憩室出现并发症表现才就诊而获诊断。当发生炎症、坏死穿孔、肠梗阻和出血等并发症时,引起外科急腹症而就诊。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小儿哭闹不安 烦躁不安 便血

小儿梅克尔憩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肠梗阻

中国医科大学综合报道的83例小儿美克尔憩室中,憩室粘连所致肠梗阻无肠坏死29例,有肠坏死8例;憩室所致急性肠套叠8例,慢性肠套叠1例,共46例(55.4%),最近我院遇到1例新生儿因美克尔憩室及索带嵌入肠管,而形成腹内疝绞窄,肠梗阻腹膜炎,肠穿孔,急诊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及憩室而治愈,一般报道美克尔憩室25%~54%发生肠梗阻,憩室所致肠梗阻主要为低位,且多为绞窄性,与其他粘连索带所致小肠梗阻难于鉴别,憩室作为起点内翻所引起的肠套叠,多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检查病理标本时才能确定, 由美克尔憩室所致低位肠梗阻主要表现有:阵发性哭闹或腹痛,伴恶性,呕吐,甚者发热,腹痛后排便,排气减少或停止排便,排气,伴有肠套叠者,可出现果酱样血便,腹部触及腊肠型肿块,伴脐周压疼,如果伴有肠扭转或绞窄肠梗阻者,病情急剧恶化,有明显水肿及电解质紊乱,重者出现休克及腹膜炎。

2.憩室溃疡出血

由于憩室内有异位胃黏膜,其腺体为胃底腺,同时也有幽门腺,胃底腺由分泌盐酸的壁细胞,分泌消化酶的主细胞及黏液细胞组成,幽门腺由黏液细胞和“CT”细胞组成,“CT”细胞能分泌胃泌素,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中胃底腺分泌的盐酸及幽门腺中“CT”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大量分泌盐酸,腐蚀憩室的黏膜和血管,可引起黏膜糜烂和消化性溃疡,结果可导致出血和憩室穿孔,在美克尔憩室致血便的病例中,异位黏膜的检出率高达81%~100%,而引起溃疡出血约占30%,最高可达70%,多见于婴幼儿,一般无前驱症状,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为突然出现无痛性全血便,大量便血,伴或不伴有腹痛,起初为黑紫色或黑褐色血便,混有粪质;大量出血时血便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一昼夜内可有3~5次,可持续2~3天,病儿很快出现面色苍白,口渴,烦躁不安,精神萎靡,脉细速无力,四肢凉,尿少等失血性休克表现,但此时腹部体征极少,偶有轻压痛,多数病儿在经过输血及其他支持疗法保守治疗后,便血可以暂时停止,但经过一些时间又重复出血,如出血不止,小儿则出现贫血现象,在我们收集的资料中,憩室出血者占25%。

3.憩室炎或穿孔

中国医科大学综合报道有憩室炎,无坏死者2例,有坏死6例,憩室炎伴穿孔腹膜炎者17例,共25例(30.1%),发生坏死穿孔者居多(23/25)占92%,多认为由于憩室内有异物而引起憩室炎,急性憩室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难以鉴别,疾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疼,一般为持续性腹痛,无转移性右下腹疼病史,其肌紧张及压痛点比较靠近右侧脐旁,较一般阑尾偏高偏内,常常伴有腹泻或伴有便血,肛查直肠右侧壁触痛不明显,在憩室炎并发穿孔时引起腹膜炎,本组占90%,有人报道占55%(Cobb),此时病儿可有剧烈腹痛,呕吐,发烧,白细胞增高,腹部有明显腹膜刺激体征,可出现气腹,全腹压痛,腹肌紧张明显,肺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或亢进,亦可出现小肠梗阻症状,乃由于憩室炎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或炎症肠麻痹等症状,偶尔也有在穿孔前有便血史,临床上多诊断阑尾穿孔腹膜炎而行手术治疗。

4.其他

美克尔憩室可进入腹股沟,股或脐疝之疝囊内,其中右侧多于左侧,男多于女,憩室疝入到腹股沟疝囊内多见,称为憩室疝,美克尔憩室单独嵌闭在疝囊内,诊断极困难,易误诊,而贻误治疗,临床症状,多数诉腹股沟部敏感,但无压痛,个别伴有腹内阵痛,表现为不全肠梗阻改变,检查时,可发现腹股沟内有与精索平行的另一圆锥状物,有明显压痛及触痛,此时怀疑有憩室疝,应及时诊治, 术前确诊为美克尔憩室比较困难,因此在右下腹炎症,小肠低位梗阻以及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有复发2~3次的病史)时,均应考虑憩室并发症的可能性,为了确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用核素锝(99mTc)扫描,对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胃黏膜者,可显示在右下腹或近脐部的中腹部有放射性浓集区,上述各种并发症经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时,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如发现病变与原拟诊断不符时,须仔细检查回肠末端距盲肠100cm处,以确定是否为憩室引起。

小儿梅克尔憩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尽管憩室形成的具体原因尚未知晓,但大多数专家认为,排泄低纤维饮食产生的小块硬质粪便产生的压力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肠异常运动(可能由于饮食中纤维含量过低所致)产生的高压会迫使肠道内皮穿透结肠外肌层的薄弱点。

在胚胎发育期间,中肠原以卵黄管与卵黄囊相通,约于胚胎第5周末,胎盘的血循环已经形成,不再需要卵黄囊,故卵黄管的体腔部分即开始变细逐渐闭合、萎缩成一条索以后即被吸收。发育异常时卵黄管有一部或全部萎缩闭合不全,就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卵黄管异常。有脐肠瘘、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美克尔憩室及脐肠系带。

卵黄管先从脐端开始向肠端萎缩退化,若脐端已退化,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囊,称为回肠远端憩室,1809年梅克尔(Meckel)对这种先天性畸形,在胚胎学和临床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因而称为美克尔憩室。

二、发病机制:

憩室一般位于距回盲瓣20~100cm回肠系膜对侧缘,长2~5cm,有独立的血液供应,和独立的系膜。憩室顶端常游离于腹腔内也可有残余索条与脐部相连,肠襻可环绕索带扭绞或被索带压迫而引起肠梗阻。憩室顶部也可与其他肠襻粘连而发生肠梗阻。有时憩室内翻为肠套叠起点引起肠套叠。

憩室的组织学结构与末端回肠相同,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憩室开口直径一般小于回肠。

憩室壁内常有迷生组织存在,多为胃黏膜迷走,其次为胰腺组织、十二指肠及结肠黏膜组织。迷生的黏膜组织在憩室内壁分布不同,以胃黏膜组织分布为广,偶可占据大部分憩室内壁,亦可呈散在岛状分布或呈节段性分布。若为胰腺组织,多位于憩室顶端,肉眼观察浆膜下呈黄白色铜钱样分布,触摸似有一硬韧性感觉。

憩室内壁迷生组织的存在,是梅克尔憩室并发症的另一主要原因。迷生胃黏膜组织可引起憩室糜烂、溃疡、出血及穿孔。

憩室也可因本身扭转、蛔虫或异物进入而发生梗阻、急性炎症、坏死和穿孔。

小儿梅克尔憩室预防

目前尚无确切预防措施,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做好孕期保健和遗传咨询工作,参照其他出生缺陷性疾病,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1.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2.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 包括远离烟雾,乙醇,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以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小儿梅克尔憩室鉴别诊断

美克尔憩室引起肠梗阻,憩室炎或穿孔时,出现的症状及体征与一般肠梗阻或阑尾炎很相似,或基本一致,术前要做出正确诊断仍很困难,消化道出血时,要与结肠息肉,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鉴别。

1.结肠息肉:一般有长期少量便血病史,呈鲜红色,如有息肉脱落可有大量出血,可致贫血,钡灌肠可见到息肉的缺损阴影,应用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可诊断并摘除息肉。

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数有腹泻,呈淘米水样黏液稀便,伴有高热,腹痛及中毒休克等症状,常伴有肠梗阻症状及腹膜炎体征。

小儿梅克尔憩室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脐膨出,肠梗阻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