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01霍乱弧菌肠炎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胃,肠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恶心与呕吐 肚子疼 发烧 烦躁不安 便血
一、症状
大多数病人起病急骤,少数病例在病前1~2日;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
1、吐泻期
(1)腹泻
无里急后重,多不伴腹痛.数次、数十次,大便失禁;黄色稀水样便,米泔水样大便,洗肉水样大便;EL TOL型多见
(2)呕吐
先泻后吐,多无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米泔水样物;轻症可无呕吐
2、脱水期
(1)循环衰竭
失水性休克的表现,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迅速下降,甚至不能测得;呼吸短促,皮肤粘膜紫绀;尿量减少,血尿素氮升高;中度及重度脱水。
(2)尿毒症酸中毒
Kussmaol呼吸(深大呼吸) 。
(3)肌肉痉挛:
体内盐类大量散失,严重低钠,引起肌肉疼痛性;痉挛和肌肉强直状态,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
(4)低血钾
肌肉张力减退,反射消失,腹胀,心动过速、心搏无力、心率不齐等症状,以及心电图Q-T时限延长,U波出现,T波平坦或倒置等。
3、恢复期
(1)腹泻停止
(2)脱水纠正后多数症状消失
(3)少数病例内毒素入血-----发热(38-39,持续1-3天)
1、发病原因
非01群霍乱弧菌,根据其O原抗原的不同可分为02~0138血清群。鞭毛抗原是其与霍乱弧菌的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们的菌体抗原不同。非01群霍乱弧菌与,0139的血清群也不同。但非01群霍乱弧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其外抵抗力很强。
2、发病机制
有些菌株已经被证实能产生霍乱肠毒素或耐热肠毒素。有些人也认为,其致病因子很可能是一种志贺毒素样细胞毒素,是由该菌产生。
一、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人,尽早严格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严格检疫5天,并给予预防性服药。
2、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消毒。杀蛆灭蝇。
3、提高人群免疫力
接种疫苗:
B亚单位-全菌体菌苗
扩大试用减毒口服活菌苗:安全性、保护性
主要与霍乱、急性菌痢、沙门菌属感染、副溶血弧菌肠炎等鉴别,均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是:发病时病人精神欠佳,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腹泻严重者发生脱水征,加重病情。
沙门菌属感染的临应表现是:如果吃不洁东西后1~2天内,则会突然出现恶心、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表现;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发热1周以上,除此之外,并没有明显系统症状,可能会有胃肠道表现,肝脾肿大;或是有局部病灶形成。
一、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鸡蛋花糖水:鸡蛋花 40克 ,自采鲜品者量加倍。清水煎服 ,加白糖适量调味 ,弃渣喝汤。
2、马齿苋绿豆糖水:马齿苋 50克或自采鲜马齿苋 100克 ,绿豆 50克 ,煎汤 ,加适量红糖调味 ,一日分两次服。
3、 新鲜马齿苋绿豆汤:新鲜马齿苋120克(干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3~4次。
4、淮药酥:淮药2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00克,植物油适量。淮药去皮,切成菱角块状。黑芝麻炒香待用。将锅烧热,放植物油,烧至油六成热时,放淮药块入锅,炸至淮药块外硬肉软,浮在油面时即可捞出。烧热锅,用油滑锅,放白糖,加清水少许,煮至糖汁呈米黄色,用筷子挑起糖汁成丝状时,将淮药块倒入,不停地翻动,使淮药块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然后撒上黑芝麻即成。
5、鱼腥草粥:鱼腥草50克,粳米100克,盐少许。将鱼腥草洗净,切成颗粒状。粳米淘净。粳米、鱼腥草放入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
二、适宜食物
1、应多喝水;
2、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质饮食,可食用粥、面条、面片、小馄饨、豆腐、蒸蛋羹、小肉丸、鱼丸、烧鱼、菜泥等;
3、以多食用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
三、不适宜食物
1、 禁食油煎或油炸食物,如 油条、油饼、炸鸡腿、炸薯条、油炸开花豆等;
2、 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芹菜、韭菜等;
3、 戒烟酒、浓茶和咖啡;
4、 忌食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