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环跳疽(贴骨疽,缩脚疽)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关节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湿性坏疽 下肢湿性坏疽 干性坏疽 坏疽脓皮 足部坏疽
疽毒是指发于髋部环跳穴者称为环跳疽,又名贴骨疽,缩脚疽。正当于现代医学的急生化脓性髋关节炎。中医文献中把生于膝部的叫疵疽,生于足踝部的叫足踝疽,生于肩部的叫肩中疽,生于肘部的叫肘疽,生于腕部的叫兑疽。病名虽不一,但均属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典型症状:湿性坏疽 下肢湿性坏疽 干性坏疽 坏疽脓皮 足部坏疽

环跳疽症状诊断

1、初起恶寒发热,髋关节处筋骨隐痛,皮色不变,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动,臀部外突,在脚略向外翻。

2、中期皮肤{热,皮色微红,疼痛,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壮热持续,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化脓期在得病后1~3个月之间。

3、溃后出脓黄稠,若损骨则收口不易,愈后多成残废。

环跳疽疾病病因

本病病因病理基本同附骨疽,也可由附近外伤染毒或由附骨疽直接蔓延而来。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活动,溃脓后难以收敛,易造成残废。

环跳疽预防

1、饮食疗法参照“附骨疽”饮食疗法。

2、灸法溃后疮口紫暗者,可以隔附子饼灸之,饼干换置,每日1次,灸2~3饼。

3、预防调护在初起时即宜局部夹板固定或皮肤牵引,以减少疼痛并可防止畸形。

环跳疽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髂窝流注及髋关节流痰相鉴别。髂窝流注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内翻,愈后不会造成残废。髋关节流痰初起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期约在得病后半年至1年,溃后脓液中夹有絮状物质。

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邪之轻重及骨、关节受损的程度。早期阶段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髋部漫肿、微痛,触之不甚热,患侧屈曲不能伸直,是为邪阻局部,经络气血郁滞不通所致。医学教育网整理随着病情发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髋部疼痛彻骨,不能活动,局部可出现红肿热及压痛,甚有应指感。如兼见高热,或寒热起伏,则为热盛肉腐,有化脓的可能。

环跳疽饮食保健

环跳疽食疗方:

(1)五神汤加苍术、黄柏。

(2)补阳还五物汤加伸筋草、忍冬藤、鸡血藤。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皮肤炭疽,坏疽性脓皮病,细菌协同性坏疽,梅勒尼坏疽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