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柞蚕蛹性脑病综合征(小儿柞蚕蛹性脑病综合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其他,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头晕 指鼻不准 烦躁不安 面色潮红 颜面潮红
一、症状
1.临床症状主要症状有头晕、呕吐、面色潮红、肌肉震颤、步态蹒跚、少语或失语。可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尿失禁或尿潴留。
2.主要体征有肌张力增高、眼球水平震颤、一过性锥体束征阳性、闭目难立试验阳性、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不良等。脑膜刺激征少见,多无脑神经受损表现。
二、诊断依据
1.食用柞蚕蛹史 有食用柞蚕蛹史,食后24h内发病。
2.锥体外系受损表现 有头晕、震颤、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受损表现。
3.相关检查 体温、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
4.可排除其他疾病 可排除震颤麻痹,有机汞、有机氯、有机磷中毒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完全明确,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有明确的食用柞蚕蛹史,并非蚕蛹变性,亦非因蚕蛹混有农药所致。但同食者数人或数十人中,仅有个别发病,故发病与个体差异相关。
二、发病机制
柞蚕蛹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柞蚕在做茧之前感染了“微粒子病”,但尚能继续转变成蛹而其体内的蛋白质已变性分解并产生毒素,此毒素具有嗜神经病毒的亲和力,作用于感受性强的机体,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另有学者认为可能因食用柞蚕蛹后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变态反应,是个体对柞蚕蛹体内健康搜索的某种蛋白质敏感,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脑病。
一、预防
本病征首先有食用柞蚕蛹史,一次食入1个即可发病,国内资料患者食用量在1~15个。每次同食者数人或数十人中,仅个别发病。食入柞蚕蛹后多于12h内出现临床症状,与进食数量无关。
一、鉴别
与感染性脑炎和感染引起的脱髓鞘性疾病鉴别,无感染中毒症状,少有脑膜刺激征和有食用柞蚕蛹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助鉴别。
易混淆疾病:
本病须与有机汞、有机氯、有机磷中毒、颅后窝病变、病毒性脑炎、急性脑血管病、梅尼埃病等,以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相鉴别。
病毒性脑膜炎(Virus Meningitis):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无菌性脑膜炎或浆液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类同,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多无并发症。病毒侵犯脑膜同时若亦侵犯脑实质则形成脑膜脑炎。
急性脑血管病: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
适宜吃一些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藕粉,蛋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