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妊娠合并罗惹氏病,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妊娠合并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女性生殖,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妊娠妇女
  • 典型症状:心悸 乏力 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收缩期杂音 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儿童期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但较多的缺损患者出生后可自行闭合,故成年人少见,心室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一部分。
典型症状:心悸 乏力 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收缩期杂音 室间隔缺损

一、症状:

缺损小、分流量小的病人可无症状,预后较好,往往能达到生育期,因之合并妊娠也多见此种类型。缺损大而分流量大者,又未经手术矫治者,发育不良,劳累后有心悸、气喘、咳嗽、乏力,肺部感染等症状,预后较差,少数患者能达到生育期,怀孕后常由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而引起死亡。

二、体征:典型的体征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响亮而粗糙的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常达4级以上并伴有震颤。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常将心音淹没。此杂音在心前区广泛传导,在背部亦可能听到。当肺动脉显著高压时典型的收缩期杂音减轻,但在肺动脉瓣区可能有由于相对性肺动脉关闭不全而引起的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心室间隔缺损大的患者一般发育差,较瘦小;有右至左分流的患者,有发绀及杵状指(趾);发生心力衰竭时有相应的心衰体征。

三、诊断:

根据典型的杂音、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本病不太困难,如孕前经心内科配合心导管检查大多可以确诊。

一、发病原因:

妊娠初3个月内风疹病毒感染(可能也包括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的感染)影响胎儿心血管发育,妊娠期间母亲服用可致畸形的药物,高原地区氧分压低的环境,早产使胎儿无足够时间完成发育等是引起先心病的环境因素。其他如孕妇高龄(35岁以上)、营养不良、酗酒、早期先兆流产,接触放射线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制:

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在缺损处产生左向右的分流。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大小、右心室的顺应性和肺循环的阻力。如心室间隔缺损直径<0.5cm,对分流产生较高阻力,分流量小,肺循环量稍大于体循环,孕妇能较好耐受。

大型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大,肺循环血流量可达体循环的3~5倍,流入左心房、左心室后又分流至右心室,因而左、右心室负荷均增加。肺循环血流量的增多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当肺动脉压力等于或高于体循环压力时,则出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而产生发绀,即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5型:

1.室上嵴上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下,可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型较少见。

2.室上嵴下缺损 位于室间隔膜部,又称膜部缺损,此型最多见,占心室间隔缺损总数的60%~70%。

3.隔瓣后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4.肌部缺损 为肌小梁缺损,心肌收缩时缺损变小,故左向右分流量少。

5.共同心室 室间隔膜部和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

缺损直径为0.1~3.0cm,位于膜部者较大,肌部者较小。缺损小者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室间隔缺损对于妊娠的影响在于缺损口径小的孕产妇只要不发生右向左分流,一般发生心力衰竭的少,能顺利度过妊娠与分娩。缺损较大者常会有肺动脉高压症状,并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心力衰竭。临产后可使肺动脉高压加重,导致血液右向左分流及发绀。

一、预防:

1、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及时进行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等,预防生心力衰竭,有肺动脉高压的产生。严重者考虑终止妊娠。

3、做好孕期检查是有必要的,如唐氏筛查、超声监测、血HCG检查、血常规等检查。

一、鉴别:

1.心房间隔缺损 大心室间隔缺损,尤其在儿童病人,须与心房间隔缺损相鉴别。室间隔缺损杂音的位置较低,常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多伴有震颤、左心室常有增大可资鉴别。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等可有助于确定诊断。

2.肺动脉口狭窄 漏斗部型的肺动脉口狭窄,杂音常在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听到,易与心室间隔缺损的杂音混淆。但前者肺循环不充血,肺纹理稀少,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右心室与肺动脉间的收缩期压力阶差,而无左至右分流的表现,可以确立前者的诊断。但心室间隔缺损和漏斗部型的肺动脉口狭窄可以合并存在,形成所谓&ldquo;非典型的法洛四联症&rdquo;,且可无发绀,因此须加注意。

3.主动脉口狭窄 主动脉口狭窄中的主动脉瓣下狭窄型,可在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听到收缩期杂音,可能不向颈动脉传导,须与心室间隔缺损的杂音相鉴别。

4.肥厚梗阻型原发性心肌病 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可在胸骨左下缘听到收缩期杂音,其位置和性质与心室间隔缺损的杂音类似,但此病杂音在下蹲时减轻,半数病人在心尖部有反流性收缩期杂音,脉搏呈双峰状,X线示肺无主动性充血,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和劳损的同时有异常深的Q波,超声心动图见心室间隔明显增厚、二尖瓣前瓣叶收缩期前移(SAM),心导管检查未见有左至右分流,而左心室与流出道间有收缩期压力阶差,选择性左心室造影示心室腔小、肥厚的心室间隔凸入心腔。

5.心室间隔缺损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须与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鉴别。室上嵴上型的心室间隔缺损,如恰位于主动脉瓣之下,可能将主动脉瓣的一叶拉下,或由于此瓣膜下部缺乏组织支持被血流冲击进入左心室等原因,而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时心室间隔缺损本身所引起的收缩期杂音,加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引起的舒张期杂音,可在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处产生来往性杂音,类似于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杂音。但本病杂音多缺乏典型的连续性,心电图和X线检查显示明显的左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可助鉴别。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动脉导管未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