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月经量多 微血栓形成 出血倾向 皮肤瘀斑 咳血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外显率,绝大多数患者是杂合子,但是,文献中也有少量纯合子和复合杂合子报道。
典型症状:月经量多 微血栓形成 出血倾向 皮肤瘀斑 咳血

    一、症状

约40%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是无症状的,45%~50%的病例表现为出血病,而剩余的10%~15%的患者表现为血栓性疾病(静脉或动脉),或者同时具有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倾向。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出血非常轻微,多表现为软组织出血、易发生淤斑和经血过多等。虽然手术中或术后出血也有报道,但是,多数情况下都不致有生命危险。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血栓形成,很少产生致命的影响。其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表现包括自发性流产、伤口愈合不良等。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应符合下列条件:①有阳性的遗传家族史(新发病例除外);②临床上常表现为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和伤口裂开等;③实验室检查对本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④排除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数呈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病因是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的3个环节:①纤维蛋白肽A或B释放异常;②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化异常;③纤维蛋白原单体交联缺陷。

二、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功能异常涉及纤维蛋白形成和稳定的所有重要步骤。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肽首先需要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裂解,释放出纤维蛋白多肽A和纤维蛋白多肽B,产生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再进行多聚化。因子Ⅻa可以稳定多聚化的纤维蛋白。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向不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化的过程发生障碍。

最为常见的缺乏是纤维蛋白多聚化的缺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以由于纤维蛋白原多肽裂解的缺乏引起。有些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所产生的纤维蛋白不能被纤溶过程所溶解,这部分患者具有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倾向。因此,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既可能发生出血,也可能发生血栓,或者无临床表现,异常的血凝块形成可以导致出血而纤维蛋白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抵抗或者血小板聚集调控的异常则可导致血栓的发生。

许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可能同时有伤口愈合不良的表现。杂合型的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一般含有50%的正常纤维蛋白原,足以满足机体凝血的需要,但是,异常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影响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化,因此,在多数患者的出血倾向要比估计的严重。当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导致纤维蛋白原分泌减少或是清除加速,则形成所谓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目前共有23例相关病例报道。

对于伴血栓形成的患者,合理的抗凝疗法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应主要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和胎儿纤维蛋白原相鉴别。所有导致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延迟的原因都应考虑到:

1.纤维蛋白原结构改变。

2.其他血浆蛋白或药物对纤维蛋白形成的影响。

3.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肝病可致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结构改变,以唾液酸水平升高和纤维蛋白原寿命缩短为特征。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尤其是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肾细胞腺癌及某些淋巴瘤。

1、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反射性躯体神经病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静脉血栓形成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