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就诊指南 门诊排班 专家介绍 医院位置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四川:一条扶贫路 “白衣天使”们走了二十年

发布时间:2016-06-21 10:21:51本文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20日电(徐箭明、董小红)清晨的山坡,厚厚云雾笼罩,放眼望去,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在通往昭觉县龙沟乡的路上,一辆载满医疗物资和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在深沟峡谷间缓缓而行。

   龙沟乡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长期对口帮扶地区,从1996年至今,通往龙沟乡的这条扶贫路,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走了整整二十年。

   村民海来拉里得知今天州一医院帮扶队伍要到乡里来,早早便赶着羊群在村前等候。

   三年前,海来拉里家一贫如洗,最值钱的家具还是十多年前结婚时买的衣柜,几亩地的粮食还要供应一家七口人的生活。

   2014年7月,为切实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在充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后,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选购了50只优质母羊,帮助困难村民发展养殖业,按每户五只的比例投放到乡里10户困难群众手中。海来拉里是这10户受益群众的其中一家。

   现在,海来拉里家的养殖业已初步成形,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州一医院给我家里发放了了五只母羊,并且签订了养殖责任书,从当时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羊养好。”海来拉里说,在医院帮扶的同时,自己又拿出家里的积蓄、向亲戚朋友借钱,再购买了七只羔羊。去年,在海来拉里的精心照料下,家里的12只母羊只只生产,羊群翻了一倍。今年,他家里已经有36只羊,收入不发愁了。

   “从来没有对未来的生活如此充满希望,感觉很有盼头。”海来拉里有些激动地说。

   “了解一家一户的困难和诉求,针对性帮扶才是精准扶贫的落脚点。”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昌林说,精准扶贫不只是送袋大米送桶油,而应该帮助贫困群众转变一个观念、打开一条思路、扶持一项产业,长远保障群众生活。

   “当时龙沟乡交通条件极差,不通水不通电,几乎与世隔绝。”刘昌林回忆说,1996年他第一次到龙沟乡时,通电问题是制约乡里发展的最大困难。经过医院与州、县相关单位协调,政府规划出了7公里的电线。刘昌林和当地村民一起,扛起用沥青浇筑过的木电杆,一根一根地立在了山间地头,电灯点亮了龙沟乡的夜晚。

   也正是从那时起,一条任重而道远的扶贫之路开启了。

   筹集资金,改造龙沟乡学校危房,安装16台电脑并连上互联网,让山里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投入50多万元修建村支部活动室和村卫生室,缓解村民看病就医难;在乡里建公共浴室,号召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一个个细节入手,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每年多次派医护人员深入龙沟乡实地考察调研,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因地制宜制定扶贫工作计划。

   如今的龙沟乡,正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全力帮扶下,农牧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群众正逐步摘掉“穷帽子”,大步迈向新生活。按照计划,龙沟乡将于2019年完成脱贫目标,2020年巩固扶贫成果,最终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