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Segawa病)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肌肉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或青少年的遗传性疾病
  • 典型症状:疲劳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腱反射亢进 肌张力过高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e-reactive dystonia ,DRD),又称Segawa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以肌张力障碍或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症状的昼间波动性,以及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戏剧性和持久性反应是其显著的临床特征。用药后所有症状包括易疲劳、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震颤都会完全消失。而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无须增加剂量,且不会出现左旋多巴的运动并发症。1976年Segawa等首次描述该病,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近几年已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典型症状:疲劳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腱反射亢进 肌张力过高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本病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于儿童期发病,女性多见,男∶女为1∶2-4。缓慢起病,通常首发于下肢,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或步态,步态表现为腿僵直、足屈曲或外翻,严重者可累及颈部。少数患者首发症状可为震颤。肌张力障碍亦可合并运动迟缓、齿轮样肌强直、姿势反射障碍等帕金森综合征之表现。症状具有昼间波动,一般在早上或午后症状很轻微,运动后或晚间加重。此种现象随年龄增大会变得不明显,一般在起病后20年内病情进展明显,20-30年趋于缓和,至40年病情几乎稳定;

2、儿童发病者,多以一侧下肢肌张力异常为首发症状,患儿出现怪异步态、下肢僵硬、步态不稳、马蹄内翻足等。有时仅表现学走路较迟,易摔倒,随病情发展,肌张力异常影响到其他肢体,甚至头颈部及身体中轴,出现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患儿可有肢体震颤、肌强直及自动Babinske征阳性,语言及智能一般不受累。成人患者起病以肢体不自主震颤、僵硬感等类似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多见。患者行动迟缓,易疲劳,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75%患者症状有昼夜波动性,晨起或休息后明显减轻甚而消失,下午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对小剂量左旋多巴有戏剧性和持久性反应是其显著的临床特征。用药后所有症状包括易疲劳、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震颤都会完全消失。而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无须增加剂量,且不会出现左旋多巴的运动并发症。

儿童或成人起病多以原因不明的肢体肌张力异常、震颤、步态怪异等为首发症状,晨轻暮重为主要临床特点,尤其有家族遗传史者,应高度怀疑本病。若怀疑是该疾病,可给予口服小剂量多巴制剂,多数在1-3天症状缓解,若无效,可适当增加剂量到一定程度,仍无效,即可排除DRD的诊断。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病因

一、病因

1、该病半数呈散发性,半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认为GTP环化水解酶的同工酶GCHⅠ缺乏导致多巴胺合成减少是DRD的主要病因(Nagatsu1998)。反应性肌张力不全常见于儿童期,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一般在4-8岁,但可以早至婴儿期,晚至成人期。婴儿期起病者较少见,常被误诊为脑性瘫痪或痉挛性截瘫,成人期起病者症状类似帕金森病。初始症状往往是马蹄内翻足和由于下肢肌张力不全造成的步态异常。以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四肢僵硬,运动徐缓,面无表情。半数病人出现8-10Hz位置性、意向性震颤(不同于帕金森病的4-5Hz静止性震颤),一般在成人期病情相对稳定。某些轻症病人仅在午后有行走困难和疲劳感,写字握笔略久有书写痉孪。体检时在某些患儿可发现踝阵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75%患儿的肌张力不全有特征性的昼间变化,即清晨刚起床时肌张力不全较轻,以后渐渐加重,黄昏时最为明显。日间休息后可稍有改善,但活动、运动后加剧;

2、国外学者发现,60%~70%的DRD患者出现GCHⅠ编码区的基因突变位置在14q32.1。由于GCHⅠ是合成四氢生物喋呤的重要限速酶,而后者是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必需辅助因子因此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能神经元GCHⅠ的缺乏必然导致酪氨酸羟化酶合成减少最终致多巴胺水平降低有学者检测DRD患者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及生物喋呤新喋呤含量,发现两者水平均低于正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发现纹状体18F-dopa摄取量正常,提示该病多巴脱羧酶及多巴胺受体是正常的故持续给予少量外源性多巴制剂可弥补多巴胺不足,缓解症状。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预防

1、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对携带者进行基因检测以及产前诊断,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鉴别诊断

一、鉴别

1.与肝豆状核变性相鉴别

常伴肝脏损害及智力、精神异常,角膜可见K-F环。肝豆状核变性具有角膜色素环、血清铜蓝蛋白或(及)铜氧化酶显著降低及血铜降低,尿铜增高等铜代谢异常的特征;

2.与手足徐动症相鉴别

手足徐动症以局限于远端肌肉蠕动样缓慢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通常不侵犯近端肌肉,亦不产生持续性扭屈、挛缩等改变;

3.与舞蹈病相鉴别

舞蹈病表现为近端肌肉为主的粗大、快速、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一般不产生躯干扭转样特异姿势;

4.对于已确定为肌张力障碍者,

必须排除脑炎后、脑性瘫痪及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等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方能诊断为特发性肌张力障碍。

(1)与脑性瘫痪相鉴别

常以肌张力异常增高及痉挛为主要特征,但常伴智力低下、惊厥及情绪障碍,症状无波动性,对多巴制剂无反应;

(2)与少年型帕金森病相鉴别

极少发生在8岁以下儿童,PET检查示18F-dopa摄取量下降,长期应用多巴制剂需逐渐增加剂量,且易出现异动、剂末恶化等副作用。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饮食保健

一、食疗方:

1、木瓜菠萝粥:取净木瓜肉和净菠萝肉各50g,粳米l009。将粳米、木瓜肉、菠萝肉,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共煮成粥。

2、油菜饶豆腐:取净油菜叶250g,豆腐200g,精盐、味精、葱花、素油各适量。将油菜叶洗净,豆腐切方丁,锅内放油,烧热放人葱花煸炒,再放人油菜叶,炒出香味时加水烧沸,放入豆腐丁,稍烧,加入精盐、味精,烧入味即可。

3、车厘子蜜膏:取车厘子500g,蜂蜜1000m9。将车厘子除去杂质洗净,用白纱布绞出汁液,放入锅内。将蜜放人车厘子汁液锅内拌匀,置小火上煎熬至稠时离火,晾凉后装坛备用。

患者可以多吃含镁-、脂肪酸、维他命E及蛋白酶的食物,没有特别禁忌。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肌张力障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异常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