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虫蚀状皮肤萎缩,蜂窝状萎缩,红斑性皮肤萎缩,网状红斑性毛囊炎,中面部对称性网状皮肤萎缩)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丘疹 钙沉积 硬斑 皮肤钙化 表皮发生钙化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ulerythematosa reticulata)又称虫蚀状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vermicular)或红斑性皮肤萎缩(atrophodermaia ulerythematosa)或蜂窝状萎缩(honeycomb atrophy)或中面部对称性网状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reticulata synmetrica faciei),好发于面颊,原因不肯定,可能系先天性毛囊营养不良,可有家族史。
典型症状:丘疹 钙沉积 硬斑 皮肤钙化 表皮发生钙化

一、症状

为多数密集的凹陷性皮肤萎缩,形状不规则,凹陷侧部陡直,直径约1~3mm,基底呈红色,凹陷之间有狭嵴分隔、形成筛孔状或蜂窝网状外观。小嵴表面呈蜡样光滑、性质坚硬。患区边缘部分可有稀疏的粉刺和粟丘疹,患区皮肤颜色不匀,或围绕境界不清的淡红斑,可伴有弥漫性脱发。常对称分布于两颊,有时可扩展至耳前区、上唇、颊部和前额部。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一、发病原因

原因不肯定,可能系先天性毛囊营养不良,可有家族史。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系先天性毛囊营养不良,可有家族史。

人体表面,除了掌跖和一些黏膜周围的皮肤外,其他皮肤都有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毛,在每一根毛的皮内部分都有一个毛囊。如果毛囊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面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就叫毛囊炎。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后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毛囊炎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和外阴部等。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皮疹初起时为针头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变成粟粒大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疱大多分批出现,互不融合。脓疱破溃后,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痂脱即愈,不留疤痕。小小的毛囊炎,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你掉以轻心,那就错了。毛囊炎可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毛囊炎;发生于头皮的可引起永久性脱发;发生于项部的,皮损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节,不易治愈;毛囊炎向深部发展,可引起毛囊周围炎,称为疖,多发且反复发作的疖称为疖病,严重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甚至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如果挤压位于鼻、口唇部位的疖肿,可使病菌经血行进入颅内,引起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或脑脓肿,可导致死亡。毛囊炎的防治,主要是注意皮肤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外伤,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慢性疾病。头皮的毛囊炎患者需注意随时保持头皮凉爽,改善过度洗头习惯,并保持睡眠充足,舒缓压力;前胸、后背及臀部毛囊炎的患者,多与湿、热、出汗及个人体质有关;大腿毛囊炎的患者多由裤子与腿部毛囊摩擦造成;而上臂毛囊炎的患者,则多是因为毛孔角质化的结果。患者必须注意避免捂、热以及过度流汗,勿经常洗头,不要穿太紧或太硬的裤子,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治疗或控制毛囊炎,局部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轻度患者可外用消炎药、硫磺药水等,较严重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

本病应和维生素A缺乏症以及毛周角化病相鉴别。两者都会造成毛囊的萎缩,角质层的合成增多,毛孔堵塞,毛发发育异常,常因毛孔堵塞导致毛发还未萌出时即发生断裂。对于维生素A缺乏的患者,除了皮肤改变之外还有眼角膜的异常,以及视力下降。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治疗或控制毛囊炎,局部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轻度患者可外用消炎药、硫磺药水等,较严重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

脓毒症和菌血症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