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上肢骨,上臂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18岁以下人群
  • 典型症状:关节疼痛 压痛 软组织肿胀 肌肉压痛
  肱骨上端有三个骨骺,即肱骨头,大结节及小结节,顺序于1岁、3岁及5岁出现骨骺,于5~8岁三个骨骺融合成为肱骨上端一个骨骺,至19~21岁骨骺与肱骨干融合。因此,肱骨上端骨骺分离多见于7~18岁;以后成人可发生肱骨解剖颈骨折。  由于肱骨上端在额状面上,肱骨干骺端形成15°左右的后倾角,骨骺中心位于骺板的内后侧,因此,沿肱骨干向上传导的暴力作用于骺板,产生剪切应力,造成骨折线呈斜形,前外侧部分经过骺板面骨骺分离,后内侧部分经过干骺端时,形成一个三角形骨片,骨折线倾斜程度随年龄而异,年龄越大则骨折线经过骺板之横行距离越短,干骺端骨折片越大,且使倾斜面距离越长,骨折端越不稳定。
典型症状:关节疼痛 压痛 软组织肿胀 肌肉压痛

一、症状

年龄多在18岁以下,个别病例可达20岁。

1.肿胀 因骨折位于关节外,局部肿胀明显,可有皮下淤血。

2.疼痛 尤以活动上时为甚,同时伴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3.活动受限。

二、诊断

主要根据外伤史、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X线片所见等进行诊断。无移位者则依据于骨骺线处的环状压痛、传导叩痛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应注意,此型最易漏诊。

一、发病原因

此骨骺分离多因跌倒时,上肢外展及前屈、外旋及内旋等关系,暴力沿肱骨向上传导作用于骺板或肱骨解剖颈所致。

二、发病机制

肱骨上端骨骺在18岁前尚未闭合时,该处解剖学结构较为薄弱,可因作用于肩部的直接暴力,或通过肘、手部向上传导的间接暴力而使骨骺分离。外力较小时,仅使骨骺线损伤,断端并无移位。作用力大时,则骨骺呈分离状,且常有一个三角形骨片撕下。视骨骺端的错位情况可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前者指骨骺端无移位者;后者指向前成角大于30°,且前后移位超过横断面1/4者,多为年龄较大之青少年。

一、预防: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主要根据外伤史,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X线片所见等进行诊断,无移位者则依据于骨骺线处的环状压痛,传导叩痛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应注意,此型最易漏诊。

这个病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一、适宜食物

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缺血性坏死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