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间隔支阻滞,前向性传导延缓,中隔支阻滞,左间隔分支阻滞,左中隔分支阻滞)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心脏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心悸 胸闷 传导阻滞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left medial fascicular block,LMFB)简称中隔支阻滞,又称左间隔分支阻滞,简称间隔支阻滞、左中隔分支阻滞等,也称前向性传导延缓。
典型症状:心悸 胸闷 传导阻滞

      一、症状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二、诊断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QRS环体前移,右胸导联出现R波。根据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的表现可考虑此诊断,但这些表现在其他疾病时也可出现,所以在鉴别诊断时,不仅依靠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还应结合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及X线检查等作综合分析。

一、发病原因

左束支中隔支阻滞的发生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是产生中隔支阻滞最常见的病因,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可能是造成中隔支阻滞的最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过程。左束支中隔支的病变,如缺血、损伤、变性、纤维化等均易发生阻滞。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肺气肿、乳头肌功能不全等。中隔支阻滞是左束支三个分支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

间歇性中隔支阻滞的病因: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和心肌病等,其病理基础可由缺血、心动过速、创伤和变性等所致。

二、发病机制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可能是造成中隔支阻滞的最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过程。左束支中隔支的病变,如缺血、损伤、变性、纤维化等均易发生阻滞。

1.积极治疗病因,如针对冠状动脉疾患、高血压、肺心病、心肌炎等进行治疗,可防止室内阻滞的发生和发展。

2.适当劳逸,饮食有节,按时起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1.与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鉴别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可有Ⅰ、V5、V6导联中起始Q波的消失,与中隔支阻滞类似。但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向量图常示整个QRS环,尤其中部运行缓慢为其特征;心电图V5、V6导联的QRS波顶峰、常可有挫钝或切迹,而中隔支阻滞则无这些改变。

2.与右心室肥厚的鉴别 右心室肥厚V1导联R波增高,正常自左向右的初始向量通常依然存在,即标准导联Ⅰ和V5、V6导联存在正常起始的q波。而且心电图显示出右心室肥厚,常表示其肥厚的程度已相当明显,因此在临床上多能找到右心室肥厚的原因。

3.与右束支阻滞的鉴别 某些右束支阻滞时,当离心支和向心支向前移位时,可在V1导联上出现高R波。但根据向右、向前缓慢运行的终末附件及正常自左向右起始向量的存在,不难与中隔支阻滞鉴别。

4.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后壁是指左心室后底部,这是左心室最后激动的部位。因此,这个部位的心肌梗死不影响QRS的起始向量,而使后期的QRS向量发生改变,导致QRS向量向前移位。在心电图上V1、V2导联可产生高R波,但在左心导联中仍存在正常起始的Q波,而中隔支阻滞左心导联V5、V6无Q波。

5.与A型预激综合征的鉴别 A型预激综合征时,QRS起始向量(delta向量)运行缓慢为其特点,同时出现QRS环运行时间延长,继发性ST向量和T环变化等。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缩短及起始的预激波。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高血压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