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嗜皮菌病(潜蚤病,嗜皮菌症)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
  • 多发人群:所有人
  • 典型症状:丘疹 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充血 结痂 脓疱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在动物中传播,是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已在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罕见。1960年Dean等在美国纽约发现4例患者在与病鹿接触后发生了此病。本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亦可自愈。迄今未发现系统性感染的病例。
典型症状:丘疹 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充血 结痂 脓疱

一、症状

嗜皮菌症常发生在牛、马、鹿和山羊等动物身上,人接触有病动物即可能发病。一般在接触2~7天,在一侧或双侧手背、前臂出现多数无痛性淡白色丘疹或脓疱,直径2~5mm,周围有充血带。损害溃破时,呈淡红色火山口样表现,伴有淡黄白色脓液渗出。损害恢复过程中,先出现带棕色的结痂,持续数天至1周,形成带紫红色的瘢痕。

二、诊断

根据流行病史、与动物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皮损渗出物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分离培养鉴定而确诊。

一、发病原因

嗜皮菌属放线菌目嗜皮菌科,典型菌种为刚果嗜皮菌。其主要特征为好氧或兼性厌氧,基内菌丝体粗,0.5~5µm,被硬胶质囊包裹着,横隔分裂,成熟后菌丝体裂为碎片和球状体,遇合适条件变为能运动的孢子(游走孢子)。孢子直径0.5~1µm,顶端生5~7根鞭毛,萌发成菌丝,波曲状,有横隔。孢子可在菌丝体内萌发。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体按纵、横方向分裂产生扁平体,横向分裂产生侧支。

二、发病机制

嗜皮菌侵入人体,萌发成菌丝,菌丝体按纵、横方向分裂产生扁平体,横向分裂产生侧支。遇合适条件,孢子可在菌丝体内萌发。变为能运动的孢子(游走孢子),导致损害。损害溃破时,呈淡红色火山口样表现,伴有淡黄白色脓液渗出。损害恢复过程中,先出现带棕色的结痂,持续数天至1周,形成带紫红色的瘢痕。

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为严格隔离病畜,淘汰严重病牛以降低感染率。用有效的药物控制蜱和吸血蝇类。尽量防止牛淋雨,及带刺植物和其它东西损害牛皮肤。无疫苗可用。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人在饲养、触摸病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至少应戴手套并采取常用的卫生预防措施。

与疙瘩皮肤病及牛犊的恶性卡他热和粘膜病相区别。疙瘩皮肤病在短期发病后有特征的疙瘩出现在全身皮肤上,但同时所有淋巴结肿胀,肩前和股前淋巴结尤为明显,并且此病只感染牛而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在牛犊,侵害鼻镜和脸部时,易怀疑为恶性卡他热和粘膜病,但这两个病都有拉稀和口炎,并无嗜皮菌病的特征性痂块。

1、嗜皮菌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嗜皮菌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类等,因为这些饮料激惹汗腺的分泌与排出,给表皮霉菌的易感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灰指甲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