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小儿Bernard-Soulier综合征)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儿童人群
  • 典型症状:血小板减少 胃肠道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瘀点 瘀斑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又称BeRNArd-Soulier综合征(Bernard-Soulier syndrome,BSS),以轻、中度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体积增大,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为特征,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小板黏附功能缺陷性出血疾病。
典型症状:血小板减少 胃肠道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瘀点 瘀斑

一、症状:

杂合子可有血小板体积增大等生物学异常,但无出血症状。纯合子多有中到重度的出血,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为主,如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等。 国内1981年制定、1986年修改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

(2)轻度至中度皮肤、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

(3)肝脾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减少伴巨大血小板。

(2)出血时间延长。

(3)血小板聚集试验加瑞斯托霉素,不聚集。加其他诱聚剂,聚集基本正常。

(4)血小板玻珠滞留试验可减低。

(5)血块收缩正常。

(6)vWF正常。

(7)血小板膜缺乏糖蛋白Ib(GpIb)。

(8)排除继发性巨血小板症。

一、发病原因

BSS为染色体异常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缺乏。GPIb/Ⅸ复合物是血小板黏附必需物质,GPIb是血小板表面vWF受体,是血小板黏附的主要受体,血小板通过GPIb与vWF结合而黏附于皮下组织。由于本病患者GPIb/Ⅸ缺乏,导致血小板黏附功能异常,同时伴血小板减少。此外,患者血小板体积增大,直径>4µm,大似淋巴细胞,电镜下发现血小板膜系统明显异常,细胞内空泡,表面连接系统、致密管系统、微管系统及膜复合物增多,巨大血小板内蛋白和致密颗粒也增多。

二、发病机制

BSS的根本问题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和GPV缺陷,聚丙烯酰胺电泳表明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至今尚未发现GPIb-Ⅸ数量正常而功能异常的变异型。血小板止血功能的第一步是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于血小板膜上的GPIb-Ⅸ是血小板的主要黏附受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PIb有α、β两条多肽链组成;其中α链含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特异受体。在血流的情况下GPIb缺乏的血小板不能与血管内皮下基质中的vWF相结合,因而就不能实现其黏附功能。GPV与GPIb-Ⅸ的关系尚不清楚,可能与膜的稳定性有关,同时它也是血小板膜上对凝血酶原敏感的蛋白,可能是导致凝血酶原消耗不良的原因。血小板的体积变大,推测是由于GPIb-Ⅸ复合物缺乏,导致血小板膜与细胞骨架失去联系并变形而成。所以BSS的出血表现是由于GPIb-Ⅸ复合物缺乏、血小板数减少、血小板增大而不易转运至受损血管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另据遗传研究发现BSS是由于GPIb α和GPⅨ的点突变所引起。

小儿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小板黏附功能缺陷性出血疾病。所以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因此,做好“三废”的妥善处理,避免超剂量接触电离辐射、诱变剂和致畸剂,宣传戒烟戒洒(已证明酒精和尼古丁对生殖细胞有损伤作用),对各种新化学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诱变作用检测,并对其使用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综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防止可能造成的遗传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一、鉴别:

须与继发性巨血小板症相鉴别:

1.血小板无力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小板有功能缺陷,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均正常,血小板对ADP等无聚集,血小板黏附功能正常,血小板GPⅡb/Ⅲa缺乏。

2.血小板贮存池病 血小板计数和形态正常,而血小板内致密体减少或缺乏,对ADP等引起的聚集试验第一相聚集正常,第二相聚集缺乏。本病尚需与其他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及断发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相鉴别。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贫血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